首页

叶s女王 合集

时间:2025-05-25 12:24:30 作者:台湾各界人士送别许历农:百岁将领 风骨长存 浏览量:67626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7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2022年,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近一年来,中国与相关缔约国和公约秘书处共同努力,向公约第62次常委会提交了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得到了常委会的认可和批准。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中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密切合作,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经过努力,中国红树林面积比21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对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市也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体系、工程规划、调查监测、国际合作等基础工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断提高深圳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创造更多生态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改变“廉价快餐”印象 西班牙中餐业者求新求变

岭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信鹤表示,目前村里已有超500亩的纯野生杜鹃花,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岭头村杜鹃花观赏性,让游客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打造出乡村生态旅游新名片,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青海德令哈驱“盐”化“碱” 提高盐碱地利用水平

50岁的克萨尔辛去年第一次到中国,与30多位来自加勒比国家代表一起,参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十多天的访华之行,丰富了她对中国的认知。“还没走出机场,一些西方媒体营造的中国刻板印象就被打破了。一切都非常专业、井井有条,人们举止和善、亲切友好。”她说,参访期间看到的真实、丰富、立体的中国,“令同行的30多位代表都和我一样深感震撼”。

航天员桂海潮给云南施甸回信:期待回家乡看看

与会各方普遍认同,如何应对风险、化解难题、促进滨海区域的协同制度,既是各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长远问题。

微视频|奋进春天里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弥合数字鸿沟 让互联网惠及所有人

纽约时报》称,毛伊岛的大部分淡水资源来自河流和溪流,随着毛伊岛成为度假胜地,景观度假村、游泳池和高尔夫球场林立,供水系统紧张加剧。房地产公司、大型农场、旅游设施和居民之间在“水资源该如何分配”这一问题上的博弈日趋激烈,而且高度政治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